1、济南时报:
山东师范大学生科院教授林育真老师为孩子们带来科普讲座 记者黄中明 摄
12月22日,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五年级一班学生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老师,她没有挺拔的身姿,没有靓丽的容颜,但她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给孩子们带来的奇妙知识,令人为之动容。她就是山东师范大学退休教授林育真,80岁高龄的她退休后笔耕不辍,共编译和撰写了14部著作,还致力于青少年科普事业,近年来进行公益讲座数十场。
12月22日下午3点,山师附小五年级一班教室里,孩子们时而齐声附和,时而争着举手答题,课堂气氛十分活跃。已是花白头发的林育真拿着一根金属教杆,配合着自己制作的PPT课件,在课桌过道间边讲边来回穿行,孩子们的目光也随着她不停转移。这是老人给小学生讲的一堂公益科普讲座,主题为《神奇的动物世界》。平实的语言并没有降低孩子们的兴趣,因为她讲的知识都太吸引人了。
林育真以前是山师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,主要从事生态学和动物学的教研,退休已14年。退休时已66岁的她按说可以安度晚年了,但闲不住的林育真有时甚至比上班时还忙。2004年,退休刚1年就出版了66万字的《生态学》,14年来,由她撰写和编译的14部著作出版。由于老伴身体不好,她要在照顾老伴的空隙写作,她中午从不睡午觉,因为老伴午休时是她最好的创作时间。
从小学习“四角号码”的林育真以前不会拼音,但为了用电脑撰写书稿,她自学拼音打字;为了查阅德语版的一手素材,大学学习俄语的她,又自学德语,还应邀翻译了德语著作;为了不麻烦别人,80岁高龄仍自己用电脑写作,自己搜集图片素材,现在甚至学会了网购……有时她登录淘宝、京东等电商平台,发现自己的著作有几十家图书专营店在售,且销量还不少,她自己也很惊讶,而且很欣慰。
林育真治学严谨,决不允许在她的书中出现一点错误,很多图示都是她亲手画的。“我有时在书店看到个别科普书籍中出现一些问题,例如语言不严谨、不讲科学道理、说法不准确,或知识内容少但废话一大堆,我就萌生了写科普读物的想法。”林育真用做学术论文的态度做科普,她认为,科普书首先强调的是科学性,“科字当头”,不能有错误。
关心青少年发展,不是她退休后的心血来潮,多年前她就写过很多关于青少年成长和少儿科普等方面的文章,并在担任省政协常委期间提交过相关提案。不但写书,她还走出家门,为青少年进行生态方面的公益科普讲座,近年来已走进学校进行讲座数十场。“科普讲座不需要过分华丽夸张的语言,动植物本身就富有‘天趣’,不用人造趣味。”今年林育真共讲座11场,为了去学校时上下楼不用人搀扶,她还在家“偷偷”练仰卧起坐,最多时能连续做20个。 (记者曹莫)
报道链接:http://jnrb.e23.cn/shtml/jnsb/20171226/1704140.shtml
2、鲁网:
报道链接:http://sd.sdnews.com.cn/wnsd/201712/t20171222_2330324.htm?from=singlemessage&isappinstalled=0
3、新浪山东:
报道链接:http://sd.sina.com.cn/news/b/2017-12-22/detail-ifypxrpp3378473.shtml?qq-pf-to=pcqq.c2c